1)144,李建下狱_战国大权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灞桥。

  当年,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称霸西戎,雄心壮志满满,便在灞水之上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桥梁。

  数百年的时间过去,灞桥经历多次的修缮和扩建,加上它又是从东方而来进入咸阳的必经之路,故而成为咸阳一景。

  李建看着面前的灞桥,心中也是感慨。

  前世,他也曾数次踏上灞桥。

  只不过每一次前来,他要么以战败国使者,要么以朝贡国使者的身份。

  回忆起来,自然心中满是不爽。

  但这一世,一切都已经改变。

  李建此番前来,乃是堂堂正正,以天下第二强国,和秦国分庭抗礼的赵国使者身份而来。

  大秦,我来了!

  注视着远方的咸阳城,李建的目光中透出斗志。

  灞桥非常的宽阔,足以供数量马车并行。

  但好巧不巧,就在李建的马车走到最中央的时候,一辆对向而行的马车突然失控。

  这辆马车拉车的两匹马中有一匹好像发了疯一样,乱踢乱跳,把这辆马车拉得到处乱跑,甚至开始漂移。

  这突如其来的情景顿时让灞桥上的交通变得堵塞。

  过了差不多一分钟的时间,车夫废了好大劲终于控制住了马,交通秩序这才恢复了正常。

  李建的马车缓缓通过,坐在车厢中的李建注视着手中的小小卷轴,若有所思。

  打开卷轴是一个字条,上面只写了一句话。

  “勿入咸阳,有大祸!赵。”

  李建眯起眼睛,目光落在了最后这个字上。

  赵?

  不是吕?

  如果不是吕不韦的话,又是谁能获得秦国内部的机密信息,并有这种能力悄悄派人传递给李建?

  乐乘的声音从外面传来:

  “李卿,我们马上就要到咸阳城了。”

  李建深吸一口气,从马车的暗格之中拿出火刀火石,将这纸条放在车厢里的小香炉中。

  火苗燃起,李建注视着纸条渐渐化为灰烬,这才开口。

  “咸阳城门口应该有秦国官员等着我们,且看他们怎么安排吧。”

  秦国并不是一个经济很发达的国家。

  自从商鞅变法开始,“耕战”就是秦国的国策。

  耕指的是耕地,战指的是战争。

  商业是需要人口的,如果人口都去经商,去给商铺掌柜们打工了,还有谁来种地,还有谁来参军?

  商业,注定和耕战之策背道而驰。

  所以即便是咸阳城这座都城,城门口处的人也并不多,稀稀拉拉。

  若是像邯郸、大梁、临淄等东方大城,那每天进城的人是络绎不绝,人潮汹涌,远胜此地了。

  城门人很少,所以一群在城门处等候的秦国士兵身影就显得颇为明显。

  在这群秦国士兵的最前方,一名秦国官员站定,心中带着几分激动。

  这名秦国官员的名字叫做尉缭,是个齐国人,前不久才刚刚投奔秦国,得到了一官半职。

  如今,他刚刚获得人生中第一个重要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r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