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104,说服齐太后_战国大权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李斯在说话的时候,肉眼可见的不服气。

  作为稷下学宫大祭酒门下最有名气的高徒,李斯心中当然有底气。

  更别提李斯曾经在楚国为吏,自认为对官场也是有经验的。

  两相结合,李斯觉得他才是最适合写信的人选。

  凭什么要让李建来写?

  李斯不服归不服,毕竟恩师在前,也只能强自忍耐。

  韩非站了起来,道:

  “请李大夫稍候片刻,我这便为大夫准备笔墨。”

  荀况摸着胡须,笑道:

  “看来有些传言确实不可尽信。”

  “老夫前段时间还听说都平君和李建大夫多次爆发冲突,如今观之,想必都是别人的胡言中伤。”

  李建和田单对视一眼,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。

  田单道:

  “荀子啊,其实你听到的那些传言,应该都是真的。”

  荀况师徒瞬间愕然,看向田单和李建的表情颇为古怪。

  政治家的事情,还真是搞不懂呢。

  韩非拿来笔墨,李建沉吟片刻,下笔如飞。

  很快,一封信写好,韩非帮李建用印泥封口。

  荀况好奇的看了田单一眼,欲言又止。

  田单居然连信的内容都不看一下。

  就这么相信李建吗?

  田单呵呵一笑,对着荀况道:

  “荀子,此次若是能成事,还请务必不要推辞了。”

  “你是赵国人,应该知道邯郸之中多的是想要拜在你门下的赵国士人。”

  “若是能归国开课授业,岂不是一举多得?”

  荀况明显被说得意动不少,但依然没有给出确定的结论。

  很快,田单和李建告辞而去,大堂中只剩下荀况师徒三人。

  荀况抚须,对着面前的两名学生道:

  “对刚才的都平君和李大夫,你二人感觉如何?”

  韩非道:

  “李大夫颇为推崇夫子的有教无类,若是恩师当真前往邯郸,这位大夫应该能成为恩师的一大助力。”

  李斯哼了一声,不高兴的说道:

  “这李大夫为人颇为自傲,看起来不好相处。明明有都平君在场,他却要喧宾夺主,简直可笑。”

  “我看啊,明日这信,不送也罢。”

  李斯有才,但也有缺点,便是气量狭小。

  方才李建的当仁不让,让李斯十分反感。

  荀况皱眉道:

  “都已经答应了都平君,怎么能出尔反尔?”

  “若是将来真的去了邯郸,还需要都平君在那边的照应呢。你可不能胡来,好好的将信交给太后便是。”

  李斯闻言,只能老大不情愿的答应下来。

  回程的马车上,田单好奇的看向李建:

  “老夫还没问过,不知大夫更倾向于诸子百家之中的哪一家呢?”

  李建不假思索的开口:

  “儒皮法骨。”

  这是自秦始皇以来,两千多年一直在华夏历史上占据主流的统治思想。

  根据时代的不同,华夏统治者们在实际应用上也有多番变更,但终归逃不脱儒皮法骨这四个字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r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