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八十七章 吃冰烙_大明之风起青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明朝的八股文并没有字数限制,但通过前人不断的总结归纳,普遍认为五百字到一千字的八股文最为合适,既能阐明自己的思想,又不至于让阅卷的人感觉又臭又长,于是便逐渐成了惯例。

  乃至于到了我大清,便正式给科举八股文定了字数限制,通篇不能超过七百字,跟卢飏那时代的高考作文差不多的要求。

  如今已是七月,日头升起以后,温度便一下子就上来了,一众士子皆青衫长袍,一会儿工夫就汗如雨下了。

  卢飏这几日一直笔耕不辍,不到一千字的文章,一个多小时就写完了,随后又在正式答卷上誊好,正好一个时辰。

  此时刚过午时,卢飏本想再检查一下,但实在是太热了,也有不少生员交卷,卢飏便随了大流。

  交卷的时候,那刘宗周有特意看了卢飏一眼,卢飏只得谦逊的回了弟子礼,刘宗周依然不苟言笑,只是点了点头。

  国子监的入学考试并不严格,也没有糊名之类的程序,刘宗周接过试卷后都会粗略扫一眼,遇上对眼的,还会询问两句。

  当此时交卷的人众多,刘宗周便不再一一查看,只是点头致意,不过在接过卢飏的试卷后,刘宗周还是多看了两眼。

  但这粗略的一看,竟让他不自觉的继续看了下去,连后边的生员交卷都没有顾得上。

  一共就八百字的文章,刘宗周看的很快,差不多两分钟的时间便阅完。

  “卢飏,延庆卢飏?”

  刘宗周拿着那张卷纸,举目四望,想找刚才那交卷的少年,却已没了踪迹。

  那少年此时正小跑着出门,天太热了,他怕自己中暑,现在亟需一碗冰烙来平复一下沸腾的内心。

  “老板娘,来碗冰烙!要大碗的,多加些西瓜。”

  待来到离国子监门口不远的一个小摊,卢飏拍出五个铜板,对着一个忙碌的中年女子喊道。

  此时早先交卷出来的生员,有不少都在这里吃冰烙,卢飏找了相熟的一个生员,凑着坐了。

  这个生员名叫吴国祯,是个例监生,山西人,家资颇丰,与卢飏同日报道,两人还算相熟。

  吴国祯长的便是很有钱的样子,所以在太阳底下待了近两个时辰,早就有些吃不消,匆匆交了卷子,便也出来吃冰烙了。

  明朝国子监正式入学的例监生不多,一来是国子监不强制例监生入学,二来是这些例监生多数水平有限,自己也不愿意入学,三来是例监生花钱捐监的目的是在乡里提升自己的身份,好攫取更大的利益,科举什么的,不是他们的目标。

  不过这山西胖子却不远千里的赶到了京师入学,卢飏心里疑问,便旁敲侧击的问了吴国祯。

  吴国祯说是吴家老族长想让家里至少出个举人,吴家十几个后生,就他学问最好,便给打发到京师国子监来了。

  而且吴国祯虽是商贾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r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