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310 同盟_奋斗在苏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苏军在明斯克正面的白俄罗斯边境地区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,但大本营也好,总参谋部也罢,继续在这一线加强攻势,歼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思维,却是依旧没有改变的,唯一的区别,不过是斯大林同志的个人意志,又一次参与到了对作战计划的制定流程中去了。

  作为一名非常纯粹的军人,罗科索夫斯基本人在情绪上,实际上是反对斯大林同志插手作战计划制定工作的,毕竟这位领袖同志足以令人信服的技能表上,并不包含作战指挥这一项。而在战争爆发初期,苏军在各个战场上的一系列惨败,领袖同志其实也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。

  不过,个人情绪始终都是个人情绪,纯粹的军人也不可能什么政治问题都不考虑,曾经与被枪决的命运擦肩而过的罗科索夫斯基,现在已经不想再做一名纯粹的军人了,他开始考虑更多的问题,这其中甚至包括了自己的站位问题。

  地图的一角上放着一份电报,那是科涅夫同志从基辅方向给他发来的。

  这位不久前接替了受伤的瓦图京,成功出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的将军同志,最近与罗科索夫斯基的联系非常密切,在某种程度上,他恐怕是将罗科索夫斯基当做了政治盟友的。

  斯大林同志插手军务事宜,是受了总参谋部权威日重的影响,而在这种矛盾日益凸显的同时,总参谋部那些人也会不可避免的,与另外一些类似罗科索夫斯基、科涅夫这样的军方将领产生矛盾。

 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句话,当一股力量抱成团,并成为了一股政治力量的时候,这个集团就免不了会树敌,会招来政治利益方的敌视,这是无可避免的。

  瓦图京没有死在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袭击中,他虽然受了重伤,但是刚刚实现量产的盘尼西林,却挽救了他的性命。不过,保住了性命的瓦图京,依旧还是丢掉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,斯大林同志顺势拿掉了他头上的这个职务,将他召回莫斯科休养了。

  随后,从乌克兰第二方面军调过来的科涅夫,便用自己的野战领帅机构,取代了瓦图京的领帅机构,并开始实施自己的作战计划和方案。

  在解放基辅的过程中,科涅夫的方面军被拖在了后面,与瓦图京的方面军相比,他所取得的成绩乏善可陈。

  按道理来说,既然现在接手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指挥权,那么科涅夫下一步要做的,应该是全力向西乌克兰地区挺进,尽快将战线推进到波兰边境上。

  但科涅夫本人显然有不同的想法,在接手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指挥权之后,科涅夫及其野战领帅机构,便对所属部队做出了重新部署,将几个主要的战役兵团,向北线转移,以普罗皮亚季河一线为核心,构筑起了全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r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